社保相關
2019年1月1日起各項社會保險費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,對于不合規中小型企業民營企業來說,此項規定加大了其用工成本,對企業以往不繳、少繳、欠繳社保的情況是大大打擊的,這也將迫使企業規劃出方案來應對,而社保入稅后企業所面臨的用工成本的提高該如何平衡,企業又將如何合規優化用工的成本呢?
一、實現對人事資源管理的有效管控,合理的配置人力資源對節約成本,提高效率是尤為重要的,主要體現在職工的招聘入職、在職、離職三個階段。在入職階段,著重于“需不需要招、如何招、招什么”注重合理的人崗匹配;在職階段,關注“勞動合同如何簽?工資怎么定(工資構成的多樣化)保險怎么繳(合理合法成本又低)?降低加班費(多種工時制);離職階段,關注臨時工、正式員工解聘賠付。
二、多元化的用工體系,合規用工,優化企業用工成本。多元化的用工又可分為直接用工和間接用工。直接用如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;間接用包括勞務派遣、勞務外包、人才租賃等。多元化的用工方式有利于完善用工制度,提高公司效益。企業在正式工的基礎上,將部分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專業勞務公司,在一些可替代性、臨時性、輔助性的崗位上安排勞務派遣人員,集中精力搞好業務和拓展新業務上,降低公司的運營成本,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。同時多元化的用工能夠幫企業分散一些用人風險,以應對市場的變化。
三、優化收入結構。首先要糾正一個概念,員工的收入不等于工資,應包括基本工資、各種福利獎金、五險一金、加班補貼、全勤補貼等。實行結構化工資,明確以崗定薪,崗變薪變的原則,實行有效調崗調薪,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益。
在社保入稅的政策形勢下,企業應及時的調整方案來應對,合規優化企業用工成本。